漂城,地处沿海,宋朝以来就是盐业生产重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名称,“十八团”便是其中之一。
到元朝末年,泰州盐民张士诚率众起兵造反,以泰州为起点,随后攻占江北大片疆域,包括漂城。
大批盐民加入起义军,张士诚军队逐渐壮大,两年后,攻占苏市,并割据苏市长达十二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明军在徐达、常遇春的率领下围攻苏市,十个月后破城,张士诚兵败被俘,后死于石城。
因攻打苏市期间,张士诚得到全城百姓支持,令明军大吃苦头,而明朝建国后,苏市百姓对张士诚念念不忘,朱元璋雷霆震怒,随令苏市民众迁居江北诸郡,史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期间,当年随张士诚起兵,从江北杀到江南的盐民们为避祸事,全部回迁故土,包括从“十八团”走出去的大批盐民。
这批盐民中,就包括顾氏。
胡显明念完全部内容,除了赵惟依外,在场所有人都心里一凉。
一瞬间,顾志远感觉自己的人生观坍塌了,从小到大,爷爷向他灌输,顾家是阊门望族,一定要好好读书,工作后留在苏市,认祖归宗。
在爷爷的影响下,他读书在苏市,上班在苏市,落户在苏市,找女朋友、结婚的原则也是留在苏市。
而现在,四叔胡显明告诉大家,顾家老祖宗就是漂城的盐民,根本就不是苏市的阊门望族,那爷爷一直挂在嘴边的“耕读世家”便无从谈起。
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顾家数代人的空想,“阊门寻祖”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甚至,如果不是“落户苏市”的牵绊,顾志远可以跟着海霞去石城,而不必委曲求全入赘杨家。
对顾志广又何尝不是,辍学后一直在苏市地界打工,即便入职江城的山晴集团,他也申苏市的建筑工地去,究其原因是心中对苏市那种执念,深受爷爷教诲的执念。
顾志良心中略有遗憾,不是因为这个家训,原本他可以走得更远一点,而不是选择与苏市相邻的海市,不过庆幸的是,他在海市遇到了赵惟依,也算是一生良缘。
顾老大、顾老二、顾半仙心凉的同时,肩头却像卸下了重担,一直以来,“回归故土”就像紧箍咒一样,时时缠绕在心头,孩子的读书、就业、成家都围绕这个目标,有时候让三兄弟有苦难言。
在这一刻,他们终于知道,顾氏是土生土长的漂城十八团人,以后不会再为这个虚幻的目标而烦恼了。
对胡显明的话,顾奶奶听得一知半解,但对其中的意思也听出了七八分,她紧张地盯着老爷子,突然失声叫道,“他爷,他爷!”
所有人向顾爷爷看去,两行清泪分别从两眼滑出,滴落到耳边,随后慢慢没了气息。
顾奶奶瘫倒在床边,放声大哭。
听到哭声,志广母亲、志远母亲、志良母亲一齐从外面进来,齐齐跪在床前,异口同声哭了起来。
赵惟依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目瞪口呆,准婆婆和两个婶婶跟老爷子感情真好,说哭就哭,而且哭得肝肠寸断,连她听了都鼻子发酸,忍不住想跟哭一番。
她哪里知道,这是农村的丧礼,俗称“哭丧”。
老人去世,女儿、儿媳不大哭一番的话,就会被视为不孝,尤其是儿媳多的人家,一个比一个哭得大声,以彰孝义。
而顾志广、顾志远、顾志良也分别跪在母亲身后,默默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