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苏棠虽然去长安城上班去了,但田地中的事儿,依然照常进行,由苏景忠来负责管理。
那些定下来收稻的村民们,便带着自家的镰刀、箩筐、拌桶和围遮儿到了田地中。
既然十亩地归自家干,那也没有必要偷懒,早点干完还能早点领钱,纷纷是铆足了劲。
几个大人负责割麦子,几个小孩则在中间递把子,另外几个大人则接过稻秆朝着拌桶上打,
这一步的目的便是为了将稻秆上的稻米脱下来,比较的耗时又非常的累人。
苏景德前些日子,估摸着要开始打谷子,便在山上搞设计。
十来日下来,通过苏棠在淘宝上买的一些材料做辅助,他做了三台手动脱粒机。
有了脱粒机,能够大大的加快打谷子的速度。
脱粒机其实也简单,整体的形状是木箱子的样式,在其中则有一个镶嵌了许多带倒钩的钉子。
只需要一个人拿着稻秆,搁在滚筒上,另一人在一旁摇动把手,让滚筒旋转起来就行了。
一束稻秆上的稻谷,很快便会脱的干干净净。
这样做不仅加快了速度,还不用费力的在木箱上摔打,人也能轻松一点。
可惜的是时间比较紧迫,苏景德最终也只是做了三台打谷机。
现在却有十五个工作段,无法满足所有工作段的使用需求。
于是苏景德便每户找了一个代表,商量了一下,一户用半日,这样轮着来,大家伙也都没有意见,能省点力算点力吧。
这打谷子,本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
但却有许多的百姓站在田坎上围观,他们已经用手拨开了一些稻谷检查。
基本上是没有空瘪的存在,也就是说,有多少稻谷,里面就有多少稻米。
现在最好奇的,那便是这一亩地,到底能够收多少斤。
苏棠也不吊大家伙的胃口,在一亩地收获完毕之后,便搬了秤到田地中来做了称量。
这一称,众人是彻底的震惊了。
苏家承包的这地,一亩,居然收获了一千四百多斤的稻谷。
而他们往年种的田地,费心费力的打理,还要加上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天时地利之下,才有一石,两百斤左右的收成。
而现在一亩地,便能有一千四百多斤的产量,这都翻了快七倍了!
当然,也有人怀疑,是不是搞了假,比如从别的地方搬运了千斤的稻谷过来,混合在一起做称量。
但有些村民,早晨一早就在这里盯着收稻了,而且,那些沉甸甸的稻穗众人也都看在眼中。
所以这收成,就不可能少。
村民往年每一年都会种稻,所以都清楚稻壳大概占稻谷的两成重量。
若是做成糙米,一千四百斤还能剩下一千一百斤左右,若是做成细粮,那也还有快一千斤。
现在一斗糙米的价格,大概能够卖七八个铜板左右。
这一亩地就按一千斤算,也能有八百文的收入。
若是种上个十亩这样的稻,那一茬下来,岂不是都有快十贯钱的收入了。
若是种上二十亩,做梦恐怕都会笑醒。
简直是只靠种地,也能过上好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