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赴戎机,一战没全师,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岐沟关和陈家谷两次大战,大宋精锐部队损失惨重。罢了曹彬、米信,贬了潘美、王侁,赵光义这边还没布置妥当,辽国君臣就已经开始大举南下了。
安排一个合适的人选去镇守边关,对太宗来说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大宋朝能征惯战的武将,后继乏人。大宋立国已近三十年,跟着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的那拨老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全斌等人早已病逝,剩下的老的老,病的病。太宗当皇帝以来,崇文抑武,真正培养起来,能独当一面的后起之将,扒拉来扒拉去,能拿得出手的,实在找不出几个。
岐沟关之战后,宋军撤至高阳(今河北高阳东)、定州(今河北定州)、代州(今山西代县)一线布防。在太宗看来,北伐失败原因主要在于将帅无能、违背其既定的战略决策。他料定辽兵必定会来报复,太宗手上又没合适的武将,决定启用张永德、刘廷让等久处闲职的宿将,来稳定边境局势。
张永德,后周时的驸马都尉,那是跟太祖赵匡胤一样,都担任过后周殿前都点检、南征北战的前朝老臣。早已经在家养花逗鸟,含饴弄孙多年,此时已经年近六十,听到诏令,只得再次披挂上阵。
刘廷让,比张永德小一岁,本名刘光义,赵光义即位后赐名刘廷让。后周太祖郭威任后汉枢密使镇守邺都时,刘廷让就加入其麾下。大宋立国,刘廷让跟着太祖赵匡胤征伐潞州李筠,任行营先锋使。伐后蜀时,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从东线进军,与都监曹彬率步骑两万,自归州沿长江西上,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有主帅王全斌在北线的斩关夺寨,突飞猛进,东线的刘廷让一路上也没遇到多大的抵抗。后蜀灭亡,以功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被罢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977)五月,赵光义将一批节度使授以环卫闲职,刘廷让被罢节度使改授右骁卫上将军。此时边关吃紧,太宗又想起赋闲在家十多年的刘廷让。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能饭不能饭,皇上说了算,太宗匆匆进行了边关主帅人事部署。命五十九岁的左卫上将军张永德为沧州知州,五十八岁的骁卫上将军刘廷让为雄州知州,瀛州(今河北河间市)兵马都部署,六十四岁的右厢排阵使杨重进为高阳关都部署,六十一岁的右卫上将军宋偓知霸州,五十八岁的田重进为定州都部署,蔚州观察使赵廷溥知贝州,年轻一代的武将翘楚,国舅李继隆为沧州都部署。
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杨家将,六郎杨延昭,此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从七品崇仪副使,老令公杨业尽节而死,朝廷对他的六个儿子全都加官进爵。虎父无犬子,可惜太宗没这个慧眼,派杨延昭以职外任景州知州,当时长江、淮河一带受灾歉收,杨延昭还没来得及到景州上任,又被任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也就是说,杨延昭此时还是个替皇上跑腿的小官。
武将不够,文官来凑。
杨业战殁,山西守将乏人。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张齐贤上朝言事,多次口出直言,忤逆圣意,太宗询问御戎计策,张齐贤自请守边。
张齐贤,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同乡,妥妥的山东大汉。身高马大,豪爽好胜,心直口快,为人实在,说话做事,干脆利落;秉承忠厚传家,信奉学而优则仕,忠君报国;不喜欢谈芝麻绿豆的家事,喜欢对国事高谈阔论;豪爽仗义,为朋友能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张齐贤的特点是“肚皮甚大,腹有良谋”“形体魁肥,饮食兼数人”。也就是说,张齐贤不仅有才华,干饭也是第一名。这人是真的实诚,当年落魄时,为了吃上一顿饱饭,从不把自己当外人。一群强盗打劫过后,在酒馆搞庆祝,张齐贤大大咧咧地走上前去,胆敢与强盗谈条件,“俺没啥要求,就是一个穷秀才,想沾你强盗点光,混个肚圆,要杀要剐,随你便。”
为了吃上一顿饱饭,竟然拦着太祖的御辇要吃的。他为太祖献上“画地十策”,让太祖、太宗都对他刮目相看。太宗开科取士,张齐贤考中进士,太宗记得太祖当年的话,“此人有宰相之才”,想把张齐贤录取为前几名予以重用。当时一榜进士都授任京官,结果官员录取时出现“选择失误”,赵光义心里很不爽,只有让张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
一个文官,能担得起这副军事重担吗?这是文武百官心中最大的疑惑。谁干不是干呢?太宗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关键是张齐贤一走,自己的耳根子会马上清闲不少。
雍熙三年(986)七月,太宗授命张齐贤给事中、知代州,与都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分兵扼守雁门要地。
派个文官去领兵打仗,就好比派个开挖掘机的去开飞机,派个厨子去当医生,专业不对路,风险度数九十六。
雍熙三年这一年最大的特点,就是犯刀兵劫。
从雁门关班师之后,大辽国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便开始准备秋后向大宋兴师问罪。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先放放,专治甲兵,开始全力备战。
◆ 力求报复
飒飒秋风起,山山黄叶飞。
正是秋高马肥之时,监国韩德让建议,在宋兵掳掠过的云、应、蔚、寰等州郡,应招募人收割逃亡民户的庄稼,收成之一半上交国库,其余的归收割者所有。萧燕燕随即颁令下去,募人收割庄稼。
辽圣宗耶律隆绪已经十五岁,可以纳妃了。今年春天,“淘里化”节上,太后萧燕燕一眼就相中了秦国长公主胡古典的女儿萧可心,这孩子聪明可爱,美丽端庄,活泼阳光,在众多王公大臣的千金当中,一枝独秀,格外的耀眼惹人。
辽世宗的长女秦国长公主胡古典和丈夫萧啜里,都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的坚定支持者。据说萧可心出生前,胡古典梦见彩虹自天而降,五彩耀人,继而雷鸣大作,彩虹随之消失,不久,萧可心就出生了。侍中萧啜里请燕王韩匡嗣给萧可心相面,韩匡嗣看后说道:“此女贵不可言,为妃为后,实不可测!”遂为其起名萧可心。
九月十六日,辽圣宗耶律隆绪隆重地迎娶萧可心,立为皇后。
婚后刚五天,九月二十一日,辽圣宗耶律隆绪与太后萧燕燕乘銮驾自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出发至儒州(今北京延庆区),准备南征。
十月十九日,圣驾驾临南京,耶律隆绪晓谕拒马河以南六州准备南征,分头派遣拽剌在边境侦探敌情。
十一月八日,耶律隆绪御临正殿,大宴南征将校。
十二日,萧太后与辽圣宗到达大军集结地狭底埚,亲自检阅辎重兵甲,南征开始。
辽军兵分三路,一路由“战神”大于越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率数万精骑攻打满城、望都;一路由北院大王耶律蒲奴宁与节度使蒲打里率领,进驻奉圣州(宋称新州,今河北涿鹿),攻击和牵制山西方面的宋军,伺机攻打代州;第三路是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的主力大军,从固安、保州、瀛洲之间南下。
萧太后派谋鲁姑、萧继远在边境巡行视察,抓获几名宋兵“射鬼箭”。契丹有一种军礼,就是在出征前用死囚或敌方俘虏,班师前用敌方间谍,将罪人缚于柱上,乱箭将其射成刺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称为“射鬼箭”。
二十二日,圣宗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萧太后命驸马都尉萧继远、林牙谋姑鲁、太尉林八等人严守边疆,不得漏掉宋朝间谍,同时严禁军中无故驰马,防止大军行动被宋军知晓。
萧太后又下令,对宋朝境内的桑林果园一律予以摧毁,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破坏了宋人的经济作物,而是防备敌军在园林中埋设伏兵,这也是契丹历次南下的“必修课”。
此次出兵,萧太后在军队各部中设置都监,使各部各营,协调有序,勿相错杂混乱,更具战斗力。这对孤儿寡母,要给大宋皇帝赵光义一点颜色瞧瞧,教训一下狂妄的宋人。
◆ 小试牛刀
雍熙三年(986)十一月二十八日,萧太后的主力大军行至唐兴县(今河北安新),宋军得到战报,高阳关都部署杨重进,率部屯于滹沱桥北。两军隔河对峙,辽军万箭齐发,射向宋营,为防备宋军偷袭,辽军纵火烧掉滹沱桥。
宋辽两军此时打的只是小范围内的遭遇战,辽军并没有大举进攻的意思,想通过两军的接触,窥测出宋军动向,寻找出奇制胜的战机。
二十九日,耶律休哥所部先锋卢补古、都监耶律盼率部攻打满城,遭到宋军猛烈反击,辽军略显颓败,卢补古一看形势不对,率先打马溜掉了。主将临阵脱逃,辽兵顿时慌了神,全都跟着落荒而逃,宋军随后掩杀,辽军大败。
率轻骑侦察宋军行动的辽将拽刺双骨里,在望都与宋军遭遇,辽军马快刀利,一阵厮杀,擒获宋兵九人,获甲马十一匹。辽军没有搦战的意思,打过就撤。拽刺双骨里虽然只是小胜,辽圣宗还是命人马上送上美酒、银器,加以褒奖。
对临阵脱逃的卢补古,圣宗也不客气,立即将其撤职,属下判官、都监等都被处以杖刑,并把这些人的罪状诏谕诸军,以示惩戒。辽主赏罚分明,以御盏郎君化哥替代卢补古权楮特部节度使,横帐郎君佛留替代耶律盼为都监,第二次对满城发起猛烈攻击,大将萧排押率部抢先登城,满城告破。
从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初,辽军只是以小股游骑在边境上与宋军发生几次小规模的战斗,根本没有大举进犯的迹象,看不出要打什么大仗的样子。这就是萧太后作为一个女执政者心细如发的精细功夫,严谨专注,细密入微,一丝不苟。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宋太宗赵光义在开封有点坐不住了,这是什么情况?辽军几十万大军压境,双方只是互相干瞪眼,啥动作也没有。就好像拳击比赛,双方互相端拳头晃膀子,比谁的胳膊粗、拳头大,就是不肯出招。萧太后和耶律休哥可不这样认为,她们要不出则已,一招制敌。太宗就是那个沉不住气,第一个出招的人。决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打破辽军的进攻计划。
命令定州都部署田重进主动出击,进攻歧沟关,又命令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北进,寻找辽军主力与之决战。
歧沟关之战,负责殿后,追击辽军至孤山的先锋官李继宣,战后,因功升迁为崇仪使,赐钱十万,白银五百两,取代王继恩为易州驻泊都监。率领五千骑兵戍守长城口,接受田重进调度。
十二月四日,田重进奉命引兵出定州,与李继宣合兵一处,五日,一举袭破歧沟关,斩杀辽兵一千余人,缴获一批牛马辎重。就在同一天,辽军先锋都统耶律休哥部在望都大败宋军。
田重进接着又收复了易州,声势搞得如此浩大,却并没有找到辽军主力。他派出轻骑四出探查,方知萧太后大军都屯扎在固安、瓦桥关一带,随时准备大举进犯,田重进吓出一身冷汗,立即率军退回定州,加强战备。
李继宣率五千铁骑殿后,依旧是逆行而上,辽军向北败走,李继宣率军追至拒马河。辽军占据杨疃,李继宣率军径直掩杀过去,辽军点燃房舍,逃走。
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知道辽兵势大,便与益津关守将李敬源相约,合兵一处,扬言要直取幽蓟。
◆ 于越的“诈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