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得知,此时世子卫平已经率领云中征调的鲜卑各部仆从兵马五万行进到了凉州西海,再有差不多一个多月就能抵达高昌了。
“五万人马,不管是行军,还是扎营,都是极为考验主将统御能力的,想不到平儿已经做的如此娴熟了。”
一向严厉的卫青非常罕见的出言夸赞自己的长子。
旁边的次子卫兴也是非常高兴。
“父亲之前刚刚向陛下说了西域兵马缺乏的情况,陛下立刻就是征调了五万兵马前来,终于是能让父亲大展身手了!”
卫青闻听此言,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自从他持节开拓西域以来,历时数年才堪堪恢复了之前汉朝时代西域长史府的规模。
这倒不是卫青本领不行,实在是西域这个地方中原汉人数量太少了,除了卫青带领来的一万兵马,根本得不到任何的补充。
天下动乱多少年,中原地区人口都是严重不足,更何况万里之外的西域。
“等到这五万兵马到了,乌孙、大宛的跳梁叛逆就再也猖狂不了!”卫兴非常高兴的说道。
乌孙、大宛等西域邦国曾经是臣服中原王朝的,但是历经数十年的战乱,他们仗着自己距离遥远,已经开始不再把中原王朝当回事儿了。
自从卫青率军恢复西域以来,屡次征召乌孙、大宛等属国前来拜见,都是没有得到回应。
甚至于,有回来的凉州商旅向西域都护府禀报,说是乌孙、大宛等国实际上已经倒向了西边的安息国和贵霜国,对于路过的中原商旅也是征收高税严加盘剥,根本不把西域都护府放在眼里。
“话虽如此,但是平儿带来的这五万兵马,都是那些草原上的鲜卑蛮子,一定要先调教一番,才能为我们放心驱用!”卫青说道。
卫兴闻言,也是赞同的点头。
“父亲所言甚是,要不是西域胡人与我们相貌迥然不同,也就不要担忧什么军力不足了。”
西域这里土著除了最东端的敦煌、伊吾一点,全都是以卷毛色目眼的塞人吐火罗人为主。
仅仅是从相貌是就与卫青麾下将士极为不同,自然就是无法作为最亲信的军士。
“此事,陛下早已经给我送来书信说过了。”卫青微笑着说道。
“啊,难道陛下连这西域的情况都是了如指掌吗?”卫兴一脸惊讶。
“哈哈,陛下熟知天下军政事,西域这里的情况,怎么可能不知道。”
卫青对于刘辨之前的嘱咐,也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西域距离中原明明远隔万里,但是刘辨却总能对于自己上奏的情况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
“父亲,陛下在信中怎么说?”
“陛下在信中说,西域远隔中原万里之遥,此地皆是色目鹰鼻的西域胡人,到时候鲜卑羌胡人马来了,首要之务就是要把他们化胡为夏!”卫青说道。
“化胡为夏?这是什么意思?”卫兴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说法。
“鲜卑羌胡人在相貌上与我们大同,而与西域胡人迥异,自然就是要想办法让这些鲜卑羌胡人变成我们大汉华夏人,至少要在那些西域胡人眼中认为他们是华夏人,这就是陛下所说的化胡为夏!”
卫兴闻言,顿时就是大为佩服。
“若真是这样,那西域胡人的数量就会没有那么大优势了,也就不怕他们反复无常了!”
“西域之事,首要就是人丁繁茂,否则一旦中原有变,西域胡人必然反复,几十年经营立刻就要化为乌有了。”
卫青语重心长的说道。
了解的越多,卫青就越是心中充满了惋惜。
一代代的汉家儿郎开拓西域,抛洒了多少血泪,历经百年的苦苦经营,却总是因为中原的某一场乱局就化为乌有,然后又一次次的重新来过。
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于西域中原汉人实在是太少了。
一旦没有了中原朝廷的支持,留守西域的中原军队很快就无法经营。
“那陛下打算如何让我们化胡为夏?”卫兴问道。
“移风易俗,绪论宗族!”
卫青铿锵有力的说出八个字。
“移风易俗,绪论宗族?”
卫平细细琢磨一番,慢慢领悟了其中的几分滋味了。
不久之后。
大汉镇国大司马大将军、大司空、凉国公卫青,在高昌城誓师讨贼,宣布率领刚刚整编的五万新军征讨叛逆乌孙、大宛、疏勒、龟兹等邦国。
随着号鼓争鸣,在一面面军旗引领下,数万大军向着沿着大道向西进发。
还有大量崭新的旗帜紧随其后。
比如‘拓跋’、“宇文”、“窦”、“乞伏”等旗号。
“这些旗号一看就不是华夏儿郎,以后还得需要再让他们改改!”
卫青望着一面面鲜卑新兵的旗帜,略微有些不满。
“父亲,时间还是有些仓促了,等到讨灭了乌孙大宛等叛贼,孩儿一定统统让他们改为汉姓。”世子卫平在旁边说道。
这五万鲜卑新军都是卫平从云中带领回来,一路上的行军早已经让卫平非常熟悉各部情况。
等到了西域高昌之后,卫青便让卫平继续统领这些鲜卑新军。
“陛下早已经在信中说了,要想让这些鲜卑羌胡彻底忠心大汉,不仅要亡其国,还要灭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