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治理天下洪水,奠定了百姓生存的基础,天下闻名,舜感禹之功之德将王位传于禹,禅位都城便定在了蒲阪。
这日王城部落族士云集,甲士林立,旌旗风动,鼓响角鸣,觥筹齐毕。
这也是甄宓与夷人在百年前的伏羲时代万难看到的场景,这时候无论是民众数量还说器物丰富程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语。
各路族群代表由礼仪官引领走上验兵场,甄宓与夷人跟随在禹的两侧,众人站位之后,齐声道:“拜见舜王。”
“各位族落王免礼!”
高台之上,南面而向的一个身着黄色锦袍之人,人高体壮,头圆颔方,虽年事已高,仍不怒自威,只见他微微颔首,“有劳各位族长千里远赴,今日有大事宣告!”
“是,舜王!”
“请禹上台来!”舜把眼光投了过来。
禹应命,走了上去。
“各位族长,我是轩辕八世玄孙,有虞氏,于三十九年前受尧帝厚恩天命,传命于我”,舜帝顿了一下,“禹含辛茹苦一十三年,终于随山浚川,划定了河流秩序,从此天下再无水患,于人族功绩足可彪炳千古,今日,我特将王位传于禹,以便禹之德智后展再延,为人族更大造福。”
虽然提前被告知此情,但此刻听闻禹仍是虎躯震动,“舜帝,高威厚德,理当其位,在下德薄智疏,断难受帝胄之重!”禹跪下道。
“我已年老体弱,精力难济,长此以往必生变故,我便览天下众人,唯君是众望所归,大家说是不是?”
舜帝将话题抛向众人,众人齐道:“舜帝英明,禹帝厚德!”
如此舜,也就不再推辞,继承帝位,司礼官将帝冕旒冠及服装给禹穿戴上,舜帝退席,诸王叩拜。
这夜礼宴之后,禹帝特意拜谢甄宓、夷人、庚辰等几位,希望他们今后仍可辅佐。
“禹帝,你德高位尊,今后贤德之士后纷纷投靠,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了,只是当务之急,禹帝还有一事需做。”
“何事?”
甄宓于夷人对望一眼,齐声道:“划定九州!”
甄宓说着拿出洛书拓样,庚辰则是拿出了山河地理图,天下循环之道与山川河流便可一览无余。
“好!禹为天下苍生多谢几位!”禹一揖,皆下这两本天下宝物,端详思索,召集天下群臣,终于在一月之后,迁都阳城,开元为夏并定立了天下九州。
九州分别指冀州、衮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以冀州为中心。
记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禹根据洛书还有新的发现,他经过反复揣摩,成功整理出了包括历法、种植、立法等内容的一本天地大法、科学法典——《洪范九畴篇》。
这篇《洪范九畴》的出现,无论是对百姓黎民还说甄宓、夷人二人都是意义重大,它把八卦中的卦象含义有加深入,并引入生克概念,给了甄宓和夷人打开了思路之门,他们直说这本书是来此的第二收获,当然也拜洛书之功!
《洪范九畴》有言: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日又用三德,次七日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展开来说,《洪范九畴》提出的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九条大法。
1.五行,即:”水、火、木、金、土”。水的属性”润下”,其味酸;金的属性”从革”(可以随意改变形状),其味辛;土的属性可以种植与收获,其味甘。
2.”敬用五事”,即:态度要恭谨就严肃;说话要和顺,说话和顺办事就顺利;认识要清楚就能辩别是非;听事要聪敏谋事就能成功;思虑要通达,思虑通达就能圣明。
3.”农用八政”,即管理民食、管理财货,管理祭祀,管理建筑,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
4.”协用五纪”,就是要和岁、月、日、星辰、历数协调一致。
5.”建用皇极”,即树立皇极的威信,并建立遴选官员和赏罚的标准;
6.”义用三德”,即治理众民要以”正直”为本,同时在必要时又要刚柔并用,或者以刚制胜,或者以柔制胜。
7.”明用稽疑”,就是通过龟卜和诬占以探询上天的旨意,同时,参照卿士、众民和自己的意见做出判断和决定。
8.”念用庶徵”,就是通过雨、晴、暖、寒、风等的气候变化以判断年景和收成。
9.”飨用五福,威用六极”,就是通过寿、富、康宁、亲近有德、善终等”五福”劝导人诬向善;通过夭折、多病、忧愁、贫穷、丑恶、懦弱等”门极”警戒和阻止人们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