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个小小的风寒都可能会要了他们的命,在那样的环境之下,能活下来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比许多人都要幸运了。
赵梁和游临带着身后的人停在了小院外,看着孟繁辛身旁的那个瘦弱的女子,齐齐朝她作了一个深深的揖。
“姑娘可算回来了,游临前两日还同我说,不知道自己死前还是否有幸再见姑娘一面。”
游临被他出卖,布满了皱纹的老脸蓦地一红,赶紧大声反驳。
“明明是你起的头,怎的就全赖在我身上了!”
他们身后的人和楚八荒一起笑出了声。
她走到这些人跟前,有些羞赧地点了点头,“你们在这里过得很好啊,我一直担心你们在此处住不习惯。”
游临再度朝她行了个大礼:“多谢姑娘当年引路之恩,吾等每日勤耕,不敢愧对这白得的日子。”
楚八荒这才发现,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提着些东西。
有自家养的鸡下的蛋,有风干的腌肉,有黍米,甚至还有用绢布缝制的花。
这些都是听闻她回来之后,专门给她送来的心意。
没有一个人询问楚八荒为何不像他们一样变老,也没有一个人为这神异之事对她下跪祈求。
这些人就这样以最淳朴的方式,感谢楚八荒当年送给他们的一条生路。
人群尽散过后,留下来的只有赵梁一家三口。
赵家娘子去灶房做饭,而赵梁则像一个老人家一样,絮絮叨叨地给楚八荒讲述这些年发生在村里的事。
以游临为首的那些人在村里安顿下来以后,发自内心地为天下受战乱之苦久矣的百姓,以及像他们一样被迫害的同僚感到悲悯。
在得到孟繁辛的首肯之后,他们踏上了寻找故人的旅途。
昔日因前太子被害而受到株连的人不在少数,游临他们花了五年的时候,才找到一些品行可靠的故人,带着他们在村子外驻扎安顿下来。
一座小小的乡镇就这样一点点地建了起来,成为了楚八荒回来时看到的那个安居之所。
赵宣在孟繁辛的指导下学会了武艺,身体总算是比小的时候要强健了许多。
虽然总是不爱读书,但好歹健康长大了,最近也在相看亲事,有了成家的打算。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除了孟繁辛。
他这么多年来,曾数次奔波离开,每次回来以后,面色都不大好看。
赵梁不是没有劝说过他找个姑娘一起过日子,但这话每每还没说出口,就被他沉着脸给打断了。
渐渐的,赵梁也察觉出了他的不同。
他从来不会生病,容颜与体魄也停留在了楚八荒离去的那一年。
赵梁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好事,但到底也醒悟过来了,孟繁辛和他不再是一路人。
说到这里,赵梁呷了一口杯子里的茶,目光落到了楚八荒的身上。
“姑娘,我是粗人,不懂太多的道理,若说错的话,请您莫往心里去。”
“我不知还有多少时岁,只望日后过身,请您多照拂着些孟大哥和阿宣。”
孟繁辛坐在楚八荒身旁,静默着没有阻止赵梁的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