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斧子的……
程咬金、李逵、巨灵神……哪有一个跟音乐能扯上半点关系的!
铮铮淙淙……
如流水一般的音调,打断了众人的茫然。
音调从三具古琴上悠扬而出,彼此区别,却又相互和谐!
琴!
在华夏古代,人的文化修养,通常是用“琴棋书画”这四方面的才能来表现的。
弹琴,便是这四大才能之首!
曾经在《典籍华夏》第六期,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临终前,张凡凭借系统的辅助,以一曲琴音相送,让无数观众红了眼眶,酸了鼻头。
古琴聆韵,文曲归天。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苏轼已乘风归去,然而那段旋律,至今仍被无数人存在手机里,每天循环播放无数次。
那似乎是后世华夏人,第一次感受到,我华夏民族的乐器,也可以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
既然如此,又何必舍近求远,去学习西洋的东西?
现在,出现在画面里的,赫然是三具古琴,每一曲琴音都那样悦耳动听,而且居然并不会相互干扰错乱。
弹幕沸腾!
全网仿佛都疯癫了!
既然之前鼓瑟的是赵惠文王,击缶的是秦昭王,又有弄玉吹箫的典故无比鲜活地演绎在面前。
那么现在这三具古琴的演奏者,都是谁?
被认为是民间大神的历史爱好者或是音乐爱好者,纷纷行动起来,从这几个人的衣着、举止、弹奏音乐的风格、古琴的样式等诸般细节入手,尝试得出答案,只为了能第一个打在公屏上,换来一片“大神牛逼”的赞叹。
难猜肯定是难猜,但破局点,居然是那个面前唯一没有琴的樵夫。
“钟子期!”
“能跟音乐扯上关系的樵夫,只有一个钟子期了!那么在他身边弹琴演奏的,必定是俞伯牙!”
“大家听那琴音悠扬,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正是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啊!”
“对对对!”
“原来是他们!”
“知音的由来啊!”
“钟子期一死,俞伯牙世上再无知音,便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奏!”
“最美的音乐,最好的友情!”
“这就是我华夏的先祖!这就是我华夏文化承载的丰富内涵!”
“爱了!好爱!”
“另外两位是谁?有结论了么?”
“唔……我觉得,最右面那个操琴者,也就是编钟下十三人,左数的第八人,好像不是在弹琴,是在……打琴!他手里的是个啥玩意?居然……还打得挺动听呢!厉害厉害,这也是个功夫啊!”
“的确不是在弹琴,因为……那根本就不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