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9章 猫与狗的研究(六十七)
默克尔回来的时候,就好像从遥远的北方之地带回来了一股冷空气。那个早上,哥谭刚好降温。席勒去机场接他的时候,不得不穿上了冬衣。
哥谭的夏天虽然很热,但冬天就更冷了。拉尼娜效应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明明前一天的气温还接近20度,第二天早上就只剩个位数了。
从车上下来,席勒给爱莎系好围巾。但小姑娘显然不喜欢这缠着她脖子的东西,不停地用手往下扒拉,但可惜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一直走到机场大厅,都没能成功把围巾摘下来。
默克尔很快就走了出来,看到席勒之后露出了一个笑容,走上前和席勒拥抱了一下。
“早上好,教授。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席勒拍了拍他的胳膊说,“莫斯科那边怎么样?”
默克尔叹了口气说:“这一次的大会上,已经决定再一次收缩领土范围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被踢出去的是哪个倒霉蛋。”
席勒笑着摇了摇头。
非常神奇的是,与一般世界的走向不同,这个宇宙有关苏联的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一般的话,这个年代的苏联早就解体了。但就算因偶然事件没有解体,现在也是一直在闹。联盟中的各个小国都闹着要独立。
但在席勒所在的宇宙,可能是因为短时间内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家只能选择抱团取暖,没有别的办法。围绕在庞然大物周围好歹能喝口实体工业的汤,自己独立出去,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而不同的是,苏联的决策更为谨慎,选择弃车保帅的路线。通过几次大会,把联盟范围内之前一直不老实的一些小国都踢了出去。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是苏联的一员的时候,你只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但是当你被踢出去之后,就会意识到蹲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周围当一个小不点到底有多惨了。
在各个方面,苏联的范围都收缩得厉害,基本上也就是个大号俄罗斯。因为大规模停止援助和帮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可以说是虚弱到了极点。
不过好在,美国被这大萧条一刀捅在肾脏上,又没能像历史时间线上那样啃两口巨熊的尸体,伤口迟迟长不上。俩人受伤的程度半斤八两,也没有力气再折腾对方了。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冷战,就这么以两败俱伤惨淡收场。
苏联没倒,欧洲也没吃到多少肉。不过为了国民生存,没有如同正常世界线那样去工业化。目前也就是勉强维持。
两个大家伙都伤得不轻,自然利好了其他国家。东亚各国还是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经济腾飞期。如今他们反而是情况最好的。
“莫斯科方面相当谨慎。他们也明白,他们不能再割下更多腐肉了。所以恐怕未来几十年,他们的势力范围和外交政策不会再有大的变化。”默克尔说。
紧接着他又问:“墨西哥怎么样了?”
席勒又摇了摇头说:“奥利弗离开之后,革命军几乎被完全击溃。不少根据地回到了政府军手里。不过还有一小股中坚力量,坚定地控制着瓜达拉哈拉周边。两方开始拉锯。”
“不过,除了奥利弗带出来的革命军,还有一些其他反抗组织陆续冒出头来。最出名的要数墨西哥北方靠近国境线上的一支人民军。听说,这支军队的领头人非常年轻,似乎也是奥利弗的崇拜者。”
“中央情报局的小动作一直都没有停下。不过他们也受困于墨西哥复杂的政治形势。之前和克格勃做过一场,没能占到任何便宜,现在又进入了蛰伏期。”
“至于美国国会,他们依然派不上什么用场,制定不出任何有效的针对墨西哥情况的政策。只能日复一日地开会吵架,试图把责任推到对方头上。”
默克尔笑了笑说:“其实莫斯科也差不多。一直都在开会,一直都在吵架。尤其是针对现在的经济情况。现在一直有一股声音,想要学学南方的邻居。”
“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席勒感叹了一句,但也没有多说。远东的情况太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没有身处漩涡当中,很难感同身受。
“哥谭怎么样?”默克尔又问道。
“老样子。你回来得都不巧,昨晚刚刚降温。”两人一路走出了机场大厅。坐上车之后,席勒打开了暖气,然后说,“或许是时候把乌云叫回来保温了。”
默克尔笑了起来,然后看向自己的手机,一边翻短信一边说:“我听说,庄园已经卖出去了?”
席勒点了点头,转动方向盘说道:“卖给了奎泽尔小姐。现在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坏消息是新房子没有花园,并且也不再需要管家。好消息是我又买了个店铺。”
默克尔这下可是有些惊讶了,他说:“你想开店吗?教授?你是认真的吗?”
“你那是什么语气?”
“我绝无任何冒犯之意。但是,如果您打算做生意的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但我也不觉得您能一直待在店里。”
“所以店长的位置是给你准备的。”
默克尔这才发现车子是朝市中心开过去的,而且是越开越中心。
“天啊,教授。您打算在这儿开店?这是否意味着我每天早上上班都要被堵上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