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顾羽上网进去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网站,在里面查找一些新加坡进口蔬菜和水果的相关数据资料,为番薯岛上二代大棚种植蔬果品种做准备工作。
根据里面数据显示,目前新加坡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580万之多。
新加坡的水果主要从马来西亚、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进口的水果主要品种有苹果,香蕉,西瓜,橙子,猕猴桃,葡萄,提子,草莓,蓝莓,葡萄柚,芒果,榴莲,山竹,李子,杨桃和火龙果等等。
而新加坡的蔬菜主要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
进口的蔬菜品种很多,包罗万象,主要品种有土豆,萝卜,白菜,番茄,黄瓜,洋葱,红薯,冬瓜,豆角,大葱,大蒜,菜花,西蓝花,四季豆,菜心,香兰叶,小白菜,各种生菜,芋头,丝瓜,菠菜和韭菜等等。
在新加坡还有两种很受当地人喜爱的蔬菜,一种是奶白菜,新加坡和中国的叫法一样,但新加坡的奶白菜更脆嫩一些。
另一种在新加坡叫青龙菜,青龙菜看外形特征有点像蒜苗或韭菜,但味道却完全不同,在新加坡常常被用来与鸡蛋一起炒,非常非常好吃。
还有像做蔬菜色拉用的球形生菜、羽衣甘蓝、罗勒和芝麻菜等各种生菜也很受欢迎。
联合早报网上的消息说,过去10年,新加坡从中国进口的蔬菜量在不断增加,而从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的蔬菜则相对减少。
《联合早报》报道说,国家发展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新加坡从中国进口的蔬菜总额,去年已经超越了3亿美元,在新加坡总进口蔬菜额中比例达20%以上,成为仅次于马来西亚的新加坡第二大蔬菜来源地。
由于品质稳定,而且价格更便宜,从中国进口到新加坡的蔬菜将有越来越多的增长趋势,新加坡最大的连锁超市职总平价合作社进口的中国蔬菜,在蔬菜总额中已经占了20%。
国家发展部领导接受采访时候提到,由于中国蔬菜的价格更具竞争力,过去10年中国蔬菜占进口蔬菜的比率增加八个百分点,达29%,以致传统来源国如澳洲和印尼蔬菜比率下降。
由于马来西亚地理位置靠近,在货运物流方面占优势,马国蔬菜的比率保持不变,仍然高达40%以上。
国家发展部领导说,产品价格是影响消费习惯的主要因素,而蔬菜是每天摄取的食品,因此人们对价格更敏感。新加坡从外国进口大部分蔬菜,这些来源国的蔬菜比率反映国人的消费习惯……
今天《联合早报》上的另外一则报道,引起了顾羽的注意:报道说,新加坡目前有50个小规模的蔬菜农场,三个鸡蛋农场以及126个陆地及沿海养鱼场。这些农场和养鱼场能在新加坡在遇到供应短缺时提供缓冲,保障短期内的有限食物供应。
报道说,去年,新加坡人一年吃掉的鱼数量是五万吨,其中90%需要进口!
因为传统渔场需要的地方比较大,新加坡历史上那种传统渔场因为土地规划而不复存在了。在海上捕抓,或者在奎笼池养的鱼都面对很多外来的因素影响,比如气候、海水的污染造成鱼的养殖产量不稳定。现在新加坡,只剩下小规模的沿海养鱼场,产量有限。
目前新加坡人最喜欢吃的龙虎斑、东星斑和笋壳鱼等品种鱼类都需要进口,且价格不菲……
顾羽突然灵光一现想到:自己岛主系统在手,还有20万岛币存着,除了种蔬果,还可以养鱼啊?
在系统商城里一番搜索之后,顾羽找到了一套“小型智能垂直渔场”。
这套小型智能垂直渔场,一共三层,层高八米,每层设有两个养殖池,共6个鱼池,每个池面积是200平方米,大概可容纳约2万尾鱼苗。
与智能养植大棚类似,这套“小型智能垂直渔场”里面也有非常完善的智能环境控制与循环处理系统、智能养殖与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