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章正在小黑屋,合适的时候会出现的!)
郑森不得已只能去把他跟随了杨子正后的所见所闻写出来,也算是他对为自己在杨子正身边学习一年的少年记录吧。
数日后,郑森拿着他写的《科学之道》给到了他的父亲,他父亲看着厚厚的一本欣慰的点了点头,终究自己的儿子没有被杨子正给拐走,心还是向着家里的。
只是等郑芝龙读了数日之后整个人都傻了, 牵涉如此之广?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学识传播,战略战术无不是超越郑芝龙所能理解的。
况且最后郑森说要想实现实科学之法,非得有众数科学弟子方能实行科学之道。
此时的郑芝龙信了,真信了。这太复杂了,又是什么大战略,小战略,学说, 科技,体系,方法,任务的分解,落实……
他看着都费劲,别说实现了,更何况他去哪找一批科学学子来实施呢?
那岂不是……
算了,不想了,他现在已依附于大明的朝堂先别想太多,看看形势再说。
“森儿啊,你这,都学了几成?”郑芝龙问道。
“孩儿的科学知识十未得一也,若是三五年或可能有小成。”郑森如实的问道。
“那,就算了吧。还是跟随为父去建功立业,咱们郑家未来的担子你要担起来。”郑芝龙放弃了所谓的科学之道。
“唉……”郑森内心深深的叹了口气,终究能有老师之才识与高度的人毕竟少数,如自己的父亲如此成功了但依然是如此的短视,在他的见识层面已经限制了他该看到的高度了。
……
而此时的江南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四月以来吴江一带,大旱不雨,飞蝗蔽天。刚种下去的青苗已全部遭了灾,只能寄希望于飞蝗走后,还能抢种一季粮食了。
为了减少蝗灾的影响,官府不得不下令捕之,但效果却不甚堪用,且这蝗灾有蔓延之势。
不过数十天,飞蝗已遍布南直隶,且渐江部分地区也遭了灾。
随着蝗灾的扩大,米价每石涨到银四两,各城之中流丐开始聚集。官府也开始赈灾,放粮施粥。
然后就在崇祯在下旨江南灭蝗之时,北直隶也传出了有蝗虫出没,这下大明的朝堂有些慌了。
当下李自成刚出来上蹿下跳,张献忠还没剿灭干净,而辽东的锦州之围更加严重了, 随时会发生战争。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 这,这又迎来了干旱与蝗灾, 这真叫朝堂上的诸公恨不得诅咒这上天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大明。
“承恩,你有什么话直说,看你这吞吞吐吐的干甚?”陪着崇祯晚饭后消食的王承恩忍了好几次,但还是被崇祯给看破了。
“皇爷,朝堂有传言,希望皇爷祭天、与罪己诏……”王承恩说完就跪了下去,一动不敢动。
崇祯转过头狠狠瞪向跪在地上的王承恩,他也紧紧拽紧着拳头,心中有一股气却无处可泄。
罪己诏,又是罪己诏,他崇祯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老天一次次的这么整他?微晃着身子崇祯感觉自己都快站不住了,像是随时会倒下一般。
“呼!”把头埋进了两膝间的王承恩听着崇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然后悠悠的说道:“起来吧,查一查谁说的?”
“是,皇爷。”
是夜,崇祯皇帝失眠了,这不知道是他多少个失眠夜,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他会不断的总知先祖们应对危机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