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班之后,他和同事们去一家印度风情的饭馆聚餐。
该饭店就在距单位不远的一个综合购物中心一楼,大堂的墙上镶嵌着一尊堪称巨大的金色象头神浮雕。
有同事说这浮雕上的金色是覆盖在石像上的一层金箔。不过,尝试告诉m君那应该是一尊镀金的铜像,或者被塑造为金像模样的玻璃雕像。
玻璃实在是神奇的物质,几乎可以模仿任何东西的材质,诸如:大理石、和田玉、黄金、不锈钢、树脂、珊瑚、玳瑁等等。
有时候,他觉得,一切珠宝都应该给玻璃挪位置。人们只要带上廉价的玻璃制品,就能满足一切雍容华贵的视觉需求。
当然,人们戴珠宝的目的不是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漂亮一些,不过是想告诉别人自己很有钱。
这应该就是银饰在中国只能是廉价物品,而无法成为艺术品的原因。
价格远高于玻璃的银子尚且是这种待遇,遑论沙土中凝练出的玻璃呢?
他没有去过印度,对印度教不甚了解,不知道在酒店里能否把印度神明雕像当装饰品摆着。
不过,他总觉得,这种雕像应该被供奉在神龛里,或者像龙门石窟的造像一样被安放在人造的曼陀罗里。似乎没人会把庄严肃穆的道教神像或者佛教神像这样摆放。或许店家是一位波普艺术的爱好者?
以前流行过一种说法,人不可以和佛像同框,也不能给佛像拍照。
不过,m君在知道这说法之前,就已经有和很多佛像的合影照。大概因为他是完全出于尊敬才合影,所以并没有发生传说中的后果。
店家对印度装修风格的理解,大概完全来自于老式的印度歌舞片。整个酒店看起来像是一间贴满金箔的上个世纪的舞厅,到处都金光闪闪的,让人在恍惚间觉得哪里会突然窜出几位美女,抛几个媚眼就要扭着屁股跳印度舞。
好像有一则神话故事说,印度的舞蹈来自毁灭之身湿婆。
他不懂梵文,不知道“湿婆”俩字在古印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疑心这是当初译者的音译。
据他所知,湿婆神一般都是以雄壮威武的男神面目示人,通常的形象是一位一言不合就要毁天灭地的男子汉。而“婆”字在中国一般是与女性相关。
也不知道中国神的名字被翻译为外文是什么样子。想来也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原意。
店里最有名的招牌菜不是印度菜,而是一道说不上来路的烤肉丸子。事实上,店里除了那几样咖喱饭,就没其它和印度沾边的菜了。这让人有种此店不过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话说回来,那丸子挺好吃,做法比较特别,有点中国古风的意味,简单来说分为两层,外层是全瘦肉丸子,内层是肥瘦各占一半的丸子。一嘴下去能滋出不少油汁,两层不同的肉使味道产生了极为明确的层次感。特别是这丸子个头儿很大,相当于那些商务酒店里的狮子头大小,很能满足无肉不欢者的胃口。
除了丸子,他家的盐焗鸡味道也不错,肉很新鲜,咬一口皮焦肉嫩,算得上一道名副其实的下酒菜,尤其适合就着啤酒吃。
一帮同事几倍啤酒下肚,就开始说起单位里的八卦,以及不在场者的不是。
吃饭的时候发生一个小插曲。
一只蓝灰色的短毛肥猫大摇大摆趴到m君旁边的空椅上,旁若无人的伸个懒腰,接着就像一条抱枕一样横在那里睡着了。
那架势就像它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而m君等都是外来的客人。事实上,对于饭店而言,所有的食客确实都是流水的过客。真正长久待在这里的也就是老板、店员、猫。
猫通常的远离人。
这源自它们与生俱来的警惕心性。这些小东西小心起来,后脚都一定要踩进前脚踩过的位置,比最循规蹈矩的人还刻板。对于它们而言,人充满不确定性,因而是危险的。
面对危险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呢?
当然是远离。正是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