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贤街最主要的两座建筑群,便是大名鼎鼎的国子监和孔庙,两者依照古训“左庙右学”而建,既有尊师重教的象征意义,又处处彰显出儒教在当下绝对的统治地位。
国子监,作为大明朝的最高学府,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不同于翰林院专注于为朝廷培养六部堂官和内阁阁臣,国子监的职能只专注于教育二字。
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监生们,除了研读四书五经,还要学习律法、九章、异族文字等,通过考核,攒够相应的积分后才能够顺利毕业,进入六部和六科等部门实习,一般从最下等的科员做起,称作历事。
国子监生分为举监和供监,顾名思义,举监,便是会试落榜的举人,供监,是由地方官学选拔进入国子监的学子。
成为监生后,并不会影响科举,而且攒够了相应的积分,历事考核合格者,便可出仕,担任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官职,也算是和普通民众划清了界限,是读书人取得功名的捷径。
不过,要想进入国子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像陆文景,先前会试落榜,老爹陆贞基想把他送入国子监,却因为商贾之子的身份被国子监的祭酒大人拒绝,只能一门心思地走科举之路。
简而言之,能进入国子监的士子,背景绝不简单。
这个时候。
陆文景四人由东走进成贤街,几人打扮朴素,却气质非凡,引来不少路人的目光。
这些路人大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监生,有些肤色偏黑,容貌迥异于大明人,很明显来自于偏远的藩属之国。
成贤街也有女人和小孩的影子,想必是那些个监生的家眷们。
整条街上的商铺数量虽然不及老街的一半,所卖的商品种类也只集中在文房四宝和书籍文玩上面,却沾了国子监的光,生意还算不错。
“今天正巧是国子监的旬假,难怪人这么多。”赵芊柔道。
国子监十天放一天假,称为旬假,监生们在这一天纷纷外出,购置一些生活和学习用品,顺便找一些乐子。
陆文景指着一家店铺道:
“这家店叫‘石缘’,肯定是卖玉石首饰之类的,娘子跟我进去看看吧? ”
赵芊柔点点头,“妾身还从未进过这种店铺,正巧可以好好观摩一下。”
陆文景有些奇怪:
“像这样的玉石店铺,京师不下二十家呢,娘子不应该没见识过吧?”
“...家父对妾身的管教很严格,平时外出只是去郊外赏赏花罢了,经过商铺小店,也不准随便进入,所以...”
赵芊柔有些尴尬。
兰英插话道:
“小姐平时穿的戴的,全是下人们从外面购置而来,老爷之前说过,自家是做生意的,不想让小姐再沾染些铜臭气。”
陆文景觉得好笑,“老岳丈可真有意思,千算万算,不还是把娘子嫁给我一个商贾之子?”
赵芊柔嗔道:
“听相公的意思,还不乐意了?”
“当然不是...”陆文景忙否认,“能娶到娘子,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我得好好感谢岳丈大人。”
“相公又耍贫嘴...”
赵芊柔嘴角浮起笑意,也没了来时的拘谨,兴起之下,先一步迈入了店铺之中。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正当中的一个大型木架,木架被分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格子,格子里静静躺着五颜六色的锦盒,有些锦盒表面还镶嵌着金丝银丝,奢华之极。
左右也有摆放各种饰品的柜子,绝大多数都是玉石制品,有俗有雅,品相不一而同。
赵芊柔显然没见到过此等场面,一时间好奇心大起,这边看看,那边瞧瞧,眼中不觉放出光彩。
娘子难得显露出活泼的一面,陆文景不忍打扰,进了铺子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找了张空椅坐了下来,准备歇歇脚,刘嗣不肯就坐,立在一侧伺候。
店铺里的客人不少,兰英凑到小姐身侧,只瞧了一眼,便撅起嘴:
“一堆石头而已,又不是金银可以拿出去换吃的用的,小姐干嘛看得这么用心?”
赵芊柔笑着摇头:
“你不懂,玉石有君子的寓意,你看它白璧无瑕,不染尘垢,像不像石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