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别吓他们了,陛下要治希儿高大人的罪,这里确实没人会高兴,臣妾第一个不答应。”
吴贵妃难得也和永乐皇帝开起了小玩笑。
“娘娘今天升了贵妃高兴,笑起来真好看。”金琬琰说道。
“你和夫君常来看本宫,本宫就高兴。”吴贵妃说着,自然拉过金琬琰的手,轻轻地握着,就像亲密无间的母女。
“升贵妃自然高兴,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永乐皇帝说道。
“陛下还有什么好东西要赏赐,一并说了吧,省得琬儿要胡猜,心里痒痒的。”
“你倒想得美,问朕要赏赐。”永乐皇帝对金琬琰说完,看向高希。
“希哥儿,琬琰从小常往来于宫中,与娘娘最是亲厚。娘娘自见你之后,与你也很投缘。朕与你也颇为有缘,两度救朕于危难。朕决定效法太祖,收你为义子,也就是贵妃娘娘的义子。你意下如何?”
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起事时,为了建立忠于自己的嫡系部队,确实“多蓄义子”,据说多达二十余位,其中不乏才俊之士,为朱元璋开创大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既然有例可循,现在永乐皇帝也要收义子,也说得过去。
若是普通人听到当今圣上主动提出要收你为义子,估计会立马跪下磕头谢恩,认下万岁做干爹,从此富贵荣华。
可是高希却没有反应,过了一会儿才平静地说道:“陛下看重臣,臣感激涕零,只是家中高堂俱在,臣需要先修书回家,禀明家父才能回复陛下。”
照外人来看,高希这是不识抬举,甚至有点傻、有点迂腐。
吴贵妃听高希这么说,也多少有些失望。
倒是永乐皇帝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很欣赏高希。
若高希是趋炎附势、钻营取巧之徒,永乐皇帝反而可能看不上他了。
高希的举动,反而令永乐皇帝更加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养父养母,为他教出了这么一个忠君爱国、文武双全的好儿子、好臣子。
高希却另有想法。
穿越前他读过的史书,满满的都是宫廷斗争的残酷戏码。
到了大明,历经这么多事,红砖碧瓦的宫廷远非外表上如此的堂皇,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做了太子的四弟,皇帝的宠臣,已经让他在很多时候成了众矢之的,如果又成了皇帝的义子,又不知道要掀起多少政治风浪。
他现在是很风光,但谁知道哪一天永乐皇帝,又或是他的“太子大哥”,或者是皇太孙朱瞻基,也会翻脸不认账,将他视作政治敌手,欲置死地而后快呢?
永乐皇帝虽然用的是问询的口气,像是在征求他的意见,实际上高希并没有拒绝的余地。
假托要问过父母,也只是拖延时间罢了。
高希只是希望能在这段时间找出办法,拒绝成为永乐皇帝和吴贵妃的义子。
皇帝的义子会有好下场吗?会,但大多不会。
朱元璋当年打天下时认下的义子,先送死的都是这些义子,因而大多数义子都战死了。
而天下大定之后,朱元璋却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可使其本宗无嗣”为由,让活下来的义子改回本姓,从而脱离“父子”关系。
金琬琰见吴贵妃颇为失望,又担心永乐皇帝不高兴,便将詹鲲和詹鹏从永乐皇帝怀中抱下来,自己带着小哥儿俩冲着永乐皇帝和吴贵妃跪了下来。
“琬儿,你这是做什么?”吴贵妃问道。
“陛下、娘娘,我自小与咸宁公主亲如姐妹。在宫里的日子,又是常住长春宫,陪伴在娘娘身边,听娘娘教诲。咸宁公主视娘娘如亲生母亲,唤娘娘为母妃。在琬儿心中,娘娘也是琬儿的另一位母亲。陛下和娘娘既有意收琬儿的夫君为义子,琬儿也就是陛下和娘娘的女儿,先带着孩子给父皇和母妃叩头了。”
说完,金琬琰就磕下头去。
詹鲲和詹鹏在文华殿读书,已经学了不少宫廷礼仪,也有模有样地磕头行礼:“孙臣拜见皇爷爷、贵妃奶奶。”
永乐皇帝看着两个亲孙子,爱都爱不过来,抱起詹鲲就亲了一口。
吴贵妃则抱起詹鹏亲了一口,心情好了许多:“琬儿起来,在本宫心里你早就是女儿了。”
“母妃。”金琬琰站起来,靠着吴贵妃坐下,甜甜地叫了一声。
“琬儿的父亲惠安伯金玉,是随朕出生入死的兄弟,你叫朕一声父皇,倒也差不到哪里去。”
金琬琰听永乐皇帝这么说,再起身跪下,给永乐皇帝磕头,叫了一声“父皇”。
金琬琰一番主动“认父认母”的作为,化解了高希未曾答应“做义子”的尴尬。
永乐皇帝好像也不在意,逗弄着两个孙子,不时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儿,永乐皇帝像是想起了什么事,说道:“希哥儿,你也不必修书问家中高堂了。你便接他们来京吧,方便时可以进宫见见娘娘。你的母亲和两位夫人,现在都是诰命夫人了,照理也要进宫拜见一下娘娘才是。”
“是,臣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