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把目光转向李主任,有点犹豫地说道:“李主任,您要是不忙的话,也请麻烦您等我一下,我也有话和您说。”
“你是~?”李主任疑惑地打量着眼前俊朗的年轻人。
“李主任,他就是咱们省的高考状元刘华。”姚振明笑着介绍道。
“刘华?大名鼎鼎呀!早就听说你了,没想到今天在姚书记这里碰到了!幸会!幸会!”李主任热情的和刘华握着手,嘴里习惯性地说着恭维的话。
刘华不好意思地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现在还不会应付这种场合的外交辞令。
陈保红没想到刘华真的把东西给他要回来了,张部长还给他道了歉,并帮着他把东西亲自送回大雨村。他简直是心花怒放,觉得刘华太了不起了。
姚振明的办公室里,刘华对李主任说道:“李主任,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如果下面的话用词不当,冒犯了您,请您千万不要计较。”
“没事,你请说。”李主任不知道刘华想说什么,只得客气地虚应着。
“来的路上听我小舅说,你们供销社之所以生意萧条,不光是价格问题,主要还是你们的货物品种长年累月不换不增不减不调,营业员过多,人浮于事造成的。
老百姓都懂得货卖堆山、货比三家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选择方向。”刘华侃侃而谈。
姚振明听了深有同感地说道:“刘华说的不错,老百姓编的顺口溜,什么‘听诊器、方向盘、石木疙瘩、营业员’,这些话听着就让人心里不舒服。
一旦有了稀缺货根本连货架都不上,直接通过你们就从后门溜出去了,老百姓看到的永远都是货架上的那几样东西,加上你们自认为捧着个铁饭碗,不思进取,现在遇到危机了,就想着怎么打压人家,而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的原因。”
“是,姚书记说的对。”李主任连忙点头。
“李主任,我从北京回来,带了一样东西,你看看。”刘华从黄挎包里掏出一块油布打开来。
“冰糖葫芦!”李主任诧异的看着刘华,不知道他什么意思。
“李主任,咱们公社好几个村集体都有山楂树,供销社每年都收购不少的山楂,我听小舅说,今年供销社积压库存最多的就是山楂,导致大家的工资发放都有困难,是这样吗?”
“是的,资金死滞,积压的山楂是很重要的原因。”李主任如实回答道。
“李主任,马上就要过年了,何不做些冰糖葫芦来卖,大串五毛,小串三毛,全县这么多供销社肯定都会向你们供销社要货,你们的工资和奖金不就全有了吗?”刘华建议道。
“这办法好啊!李主任,你们供销社年年只卖一种芝麻糖,多增加一个品种增添点新鲜感嘛!何况这冰糖葫芦红红火火的,过年看着也喜庆,孩子们和大人肯定都喜欢的。
春节串亲戚,十五、十六元宵节,冰糖葫芦肯定会卖的非常好!还能解决你的库存问题,一举两得呀!好事呀!”姚振明兴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