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领教了梁山厉害,这才明白为什么前面数次清剿都是铩羽而归。他当即派人回京搬救兵,蔡京知晓后,在高俅的建议下,调动十节度使,起兵十三万,一起聚集济州,同时杀奔水泊梁山。
这一仗,由于高俅轻敌,又求胜心切,且连连中了激将之计,更兼梁山水军了得,使得他接连三败,最终自己被浪里白条张顺给抓了。
好在宋江一心要招安,竟是对他好生款待。林冲想要杀高俅报仇,但宋江不允,他也只得强忍仇恨,不敢当真杀了高俅。
高俅离开梁山后,立即撤军,回京而去。
这些消息都由石秀派人打听,并及时向高槛禀报,高槛听了经过,不禁暗暗惊讶:自己挖走了梁山这么多猛将,朝廷十几万大军居然一败再败,连高俅被抓的剧情都没有改变,看来这历史的进程当真不是随便能改变的。
朝廷这次打败,锐气尽矬。朝中议和招安的声音逐渐占了上风。以宿元景为首的招安派也逐渐力排众议,取得了徽宗的同意。
而且,宋江也派人与宿元景接触,说明他们无意与朝廷作对,希望招安。
一场清剿宋江叛乱的行动暂时平息,而梁山却依然在不断壮大。两败童贯、三败高俅的战绩,让梁山闻名天下,不少江湖浪荡之人闻讯而至,纷纷投靠,使得梁山风头一时无两。
高槛命石秀派人盯住梁山的动静,虽然他现在没有打算正面杠宋江,但他知道会有一件事,很快就会改变梁山的格局。宋江也会因此由名义上的二哥成为梁山真正的一哥。
金毛犬段景住为了投奔梁山,盗取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马,想献给宋江作为敲门砖,却在途中被曾头市劫去,只得上梁山告知此事。宋江大怒,居然有人抢他的坐骑,那还了得?
要知现在梁山的威名,就连朝廷都畏惧几分,一个小小的曽头市居然敢截胡他的坐骑,岂不是茅坑里点灯笼?
梁山现在兵多将广,原本犯不上宋江、晁盖两位大哥亲自出马。
可明眼人都知道,两人虽然表面上相互谦让,互相喊着“哥哥”、“兄弟”,其实内心在较着劲。
宋江上了梁山以后,虽然是拜晁盖为哥哥,其实在吴用的帮助下,逐渐已经取代了晁盖一哥的位置。
晁盖也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更加有能力的人来了他可以退位让贤。而且宋江上梁山时,晁天王也的确想要禅让,但虚情假意的宋江如何会接受,授人以柄?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晁盖名义上还是一把手的位置,但是做主的权力都在宋江的手上。这就相当于把晁盖这个一哥给架空了,晁盖又不是那种什么事儿也不会做的人,而且他当初是带着自己的死忠粉上梁山的,虽然吴用已经投靠了宋江,但阮氏兄弟、刘唐还是一直力挺晁天王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前来投奔梁山的“好汉”,绝大多数是奔着“及时雨”的名气前来的,鲜有人前来是为了投靠晁天王。宋江上梁山后,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由,几乎所有的仗都是他宋江打的,不管胜仗、败仗都有他宋江亲自参加,这样,就更加确定了他在梁山的地位。
特别是在两败童贯、三败高俅后,他的声望已经完全凌驾于晁盖之上,而晁盖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