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旗已经换成了“奉诏讨贼兵马大元帅高”的青底白字旗,这一面旗帜引得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
他们这才知道,蓟州兵马司统制已经升为奉诏讨贼兵马大元帅了。
大军浩浩荡荡出城,后军携带着百门火炮,两百架八牛弩,当真是声势浩大。
行军二十日,大军陆续到达济州境内。大军分成几部在与距离水泊梁山北关十几里的青龙山附近驻扎下来。
关胜率延安府大军已经到达梁山西关附近,奉命在青龙山西驻扎。
花荣、卢俊义两人正在帅帐中与高槛商议该如何用兵,账外侍卫来报:“济州知府张大人、团练使郭大人、副团练使袁大人军营外求见,请元帅定夺。”
高槛说道:“来得正好,快请进来。”
梁山不亏被称为水泊,方圆几百里都被湖泊环绕,当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高槛与花荣、卢俊义刚到青龙山,便爬上山顶查看地形,结果发现这地方果真是易守难攻。若不是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想要攻进梁山,几乎是不可能。
三人正在为此事商议,要想弄到战船,必须济州府、郓州府给予援助才行。正在此时,济州知府来了。
张叔夜等人被领进帅帐,与高槛等人见礼后,高槛说道:“张大人,军务在身,未及前去州府拜访,还请张大人见谅。”
张叔夜说道:“下官已经接到蔡太师、童太尉手谕,命下官务必配合高元帅清剿梁山匪患。下官不敢怠慢,得知大军到了我济州境内,便匆匆来见。”
高槛对这个张叔夜一直很好奇,梁山贼人攻城略地,为何总要舍近求远,放着身边的济州不侵犯,却不远数百里去打青州、大名府?
他却不知道,这张叔夜与宿元景一样,也是主张招安。宋江一心想要被招安,自然就不会去侵犯济州,否则就是给自己断了退路。
张叔夜也对高槛比较好奇,他自然知道高槛是高俅的儿子。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在他心中,高俅是弄权之臣,他的儿子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他也知道,蓟州军在高槛的统制下,对侵犯蓟州的辽军予以痛击,且屡战屡胜,这件事,让他对高槛又刮目相看。
张叔夜在施大爷的笔下是难得的好官之一,在历史上,他也是爱国忠臣,抗金名将,真正的宋江叛乱也是被他平定的。
高槛对他稍稍有所了解,知道他在靖康之变后,一并被金国抓去,但他在路上自缢明志了,也算得上是精忠报国之人。
高槛对他倒也不会怠慢,见张叔夜说得客气,他说道:“张大人如此恪尽职守,本帅敬佩。”
张叔夜说道:“梁山匪患虽然猖獗,但山上多有义士,只因被地方所迫,无奈落草为寇。下官以为,宋江等人绝非穷凶极恶之人,更无反叛之心。这一班人一心要图忠义报国,扬名后代。朝廷几番清剿,只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若能招得此一伙义士归降,必与朝廷建功立业。若是如此,岂不强过刀兵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