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身穿重甲的步兵,登城的速度太过缓慢,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不如轻甲的炮灰民兵部队,这个时代的城防和中世纪完全不同,城头的各种火器射击足够让九成的盾牌和铠甲变成一层白纸。
所以说,城头肉搏的奥斯曼苏丹亲兵面对的只是身穿皮甲和轻质钉甲罩衫的俄罗斯士兵,数量最多的其实还是只有一身亚麻袍子的俄罗斯民兵炮灰,精钢材质的土耳其弯刀足够轻松破防斩敌了。
于是,这场进攻基辅城外最后一道卫城要塞防线的俄罗斯部队,再次毫无意外的留下一地尸体退却下去,这种血腥的攻防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比拼的只是战斗的意志和损耗的兵力多寡罢了。
兵力方面进攻方的俄罗斯帝国远征军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作战意志方面奥斯曼苏丹亲兵却更胜一筹,再加上无法展开太多兵力的城防地利,无疑让双方的战斗达到了某种消耗的平衡,这种平衡也是历史上意志力坚决的攻守之战的常态。
这就是大威力火炮被发明出来之前,攻城战被划为最艰难战斗的原因之一,除了个别因为守城方内部原因成功的夺城门和奇袭案例外,常规的攻城战往往只有两种方法:围困到城内粮草绝迹守城方自行崩溃;不断进攻消耗守城方士兵的生命和体力以及最重要的心气神,俗称士气值!
粮草绝迹是绝对不可能的,无论是俄罗斯帝国远征军的高层还是波兰主力的统帅都清楚,太平军绝不可能坐视基辅城被围困超过一年时间,他们想要拿下基辅城只能用第二种方式,而在数个月的鏖战中,奥斯曼苏丹亲兵的作战意志给了俄罗斯帝国远征军和波兰主力高层大大的‘惊喜’。
如今他们只剩下消耗敌军生命来达成目的的方式了……
至于挖地道炸城墙等破城方式,在军事要塞中,只要防守方提前有准备,比如说派人时刻监听地下的动静,在对方挖地道的时候反挖过去一个洞,然后用烟熏火燎水淹等方式将对方的地道破坏等等,就可以防止大当量黑火药炸毁城墙。
而放置在城墙底下炸城的方式,对于立体化交叉火力多层护墙的要塞和城防体系完善的大城而言,也是高消耗低效率的方式,这就是星型要塞堡垒的精髓。
火炮的出现也让人类的城墙变得多样化,相应的出现了改变,如同中世纪那种黑火药一炸就破的简易城墙,对于近代新近改造的军事要塞和大型都城而言,已经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