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带着酒性的。盛唐的诗人多半是癫狂喜悦之余,泼酒入墨,带着几分醉意,就着微醺的春光,挥笔而就的是气象开合的大山大水。边塞,狼烟,帝王,美人,一切繁华盛景都化作杯里的酒,酒里的诗。
宋词是流动的故事,流动中显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像是一杯素茶,杯盏晃动间,袅袅升起一缕缕婉约的感动,不适合大口啜饮,只适合小口小口,慢慢品味。
不论各时代的诗人饮用什么,能这样被人津津乐道这件事本身,就充分说明了唐宋之间的饮品变化。
茶才是由宋代开始的近世文化的象征性饮品。当然喝茶的习惯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中国人在很早的时代就知道西南山区原产的茶叶可以浸泡饮用。六朝时代,生活在宫廷的人不光饮酒,也开始饮茶。只不过那时茶还完全不能算士大夫的精神象征。茶作为一种文化成立,是唐代后期陆羽的那本著名的《茶经》前后的事情。
到了十一世纪,不仅宋人爱喝,北方异民族王朝也开始饮用,北部与辽以及西夏的国境贸易被称作茶马贸易,茶成了宋朝一个重要的出口商品。
俗话说“唐团茶、宋末(抹)茶、明煎茶”,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这其实是一个不正确的说法。按实际情况说,唐代人是把茶叶蒸过后制成紧压茶(砖茶),然后用刀削下加适量开水浸泡饮用;宋代人把砖茶打成粉末加开水做成茶汤饮,明代人把茶叶直接用开水浸泡饮用。“吃茶”一说当时已经有了,“吃茶去”一语常见于禅宗语录。
喝莽用的器具,是宋代工艺登峰造极的陶瓷。宋代陶瓷的绝妙的釉色,连技术高度发展的清朝作坊拼命模仿,也只能做出外行一眼都能看出差别的东西,由此可见其美轮美奂的程度。
唐三彩,全名为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属于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到了宋代,宋瓷制作的精细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宋瓷的精细还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体贴上,如同样是品茗的茶盏,男性和女性是有区别的,男性的盏大而稍有张扬,女性的盏小而圆润,体现了对性别的尊重。这是其他朝代包括今天都没有做到的。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高峰,审美从唐代花花绿绿浓妆艳抹的审美风格突然转向朴素温雅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宋瓷制作,使宋瓷的造型简单准确,到了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地步,没有一点是多余的。正因为如此,宋代瓷器和其他朝代的瓷器很容易区分开。如汉代瓷器庄重典雅,唐代瓷器雄浑大气,明代瓷器的浓艳多姿,清代瓷器的繁缛富丽都有别于宋代瓷器的极简。宋瓷的极简植根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宋瓷至今不会过时,就好像中国的传统文化永远不过时一样。
宋人的极简审美风格也反映在对釉色的选择上,纯净的釉色是宋人的不变追求。
宋代瓷器釉色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北宋时期对青白釉的迷恋和南宋时期对绿色釉的狂热。宋代徽宗皇帝爱好道教,他提出“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标准,于是景德镇的湖田窑生产的青白瓷风靡天下。偏于一隅的南宋朝廷被苏杭的青山绿水迷住,以绿色为基调的釉色大受欢迎,龙泉青瓷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并烧造出令人惊叹的梅子青和粉青瓷器。
唐三彩大多作为陵墓的陪葬品。相比而言,宋代的白瓷、青瓷、黑瓷都是日用品,即使作为鉴赏用的,也是以实用为前提的。不是作为祭器,而是作为日用品烧制,恐怕这才是能出口到不仅东亚,甚至全世界的最大理由吧。扎根生活的艺术,宋代文化的这个特征,瓷器也具有象征意义。